不惧怕市场波动,你才能离成功更近

  2018-09-02 本文章290阅读

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


在生活中,我们可能追求山顶的无限风光,但在买基金时,相信没有人会愿意一上车就站在半山腰,更别说高高的山顶了。可现实中,我们往往是看一个基金涨势不错,想赶紧上车往山顶爬,结果一上车就已经站在了高处!
 
市场下跌一段时间后,感觉承受不了这种煎熬,到了止损点,忍痛卖了吧,结果基金又涨起来了!有过这种经历的投资者肯定不在少数。如何挺过这种煎熬?在投资中,我们首先要明白波动≠风险!忍受一定程度的波动是取得长期投资收益的必经之路。掌握这条原则,你就离成功不远了。但是能够做到真的不简单。


任何结果都是过程的累积


任何投资品种的走势都不可能单边上扬


追求收益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风险。现代经济学用波动率来反映金融资产的风险水平,市场也习惯于用预期收益率和波动率来给金融资产定价。反映在定价模型中就是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率越高,资产收益率的不确定性就越强;波动率越低,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则越平缓,资产收益率的确定性也就越强。
 
基于上述理论,很多人直接把波动和风险挂上了等号,金融资产向上波动就止盈,向下波动就止损。在实践中,我们发现波动并不等于风险,真正的风险是对于一种金融资产净值造成长期不可逆损失的可能性。而波动则受到更多因素和短期行为的扰动,这种扰动不会使资产净值产生根本变化,是暂时性的影响。如果投资者害怕价格波动,错误的把它视为某种风险,他反而可能会做一些有高风险的事。
 
所以说,如果真的想获得较丰厚的收益,必须明白任何好的结果都是过程的积累,波动在所难免。


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


考虑清楚后承担可承担的风险


谈价值投资总绕不开巴菲特。让我们来看看巴老怎么谈风险。巴菲特每年都要写给股东一封信,在其第50封信中,他这样阐述:相对于债券和现金,长期来看,股票是风险最小的投资。对于金融资产,最直观感受就是现金波动小于债券小于股票,但以过去50年投资数据来看,放在更长的时间维度审视,持有现金的风险最大,其次是债券,最安全的是股票。
 
在巴菲特看来,波动大和风险大根本不能混为一谈。但是也不要以为无法承担较大的波动只是普通人的毛病,投资大师有时同样会无法忍受波动,在不恰当的时候出局。与巴菲特齐名的詹姆斯·奥肖内西就是一个典型的在底部卖出并且被别人抄到底的案例。
 
詹姆斯·奥肖内西以《华尔街股市投资经典》这本经典之作闻名投资界。在这本成名作中,他基于美股股市过往45年的数据,研究了各种股市投资策略的收益和风险,通过回溯测试40个公式,最终找出表现最好的一个。其后,基于自己的研究成果,他在1996年成立了自己的基金。不过,在四年连续跑输大盘后,他在市场底部时把基金卖给了别人。然而,那位接盘的朋友,延续了奥肖内西的公式进行投资,结果十分成功。
 
这些简单的道理,每个人都懂,但执行起来却很难。关键在于:考虑清楚后承担可承担的风险。


你也会有到南天门的那一天


一位朋友买了一只产品,9年获利颇丰。我特意去看了一眼他的投资过程,这些年同样坐了好多次“过山车”,也曾经一年两年不赚钱,也曾经半年赚了钱、半年又跌回去。九年的投资,几乎一半的时间都在“难受”中度过。但每一次“等待-坚持-收获”的轮回之后,他的资产实际上都提升了一个台阶。
 
我们常说,要赚好产品长期向上的收益,而不是短期波动的收益。但必须站得远一些,目光长远一些,才会看得清方向。
 
这也让我想到了一句诗: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!” 小时候父母带着我登泰山,就对这首诗有了最直观的感受。相信很多朋友也有爬高山的经历,要到达山顶,往往是先爬上一个坡,然后下坡,再爬上另一个坡。甚至很多时候经过一个上坡下坡,海拔反而还下降了,但这都是必经之路。把头抬起来向远处看,前方的路是曲折向上的,但要是低着头只看脚下,有时候还以为自己在下山呢!
 
所以,千万不要迷茫,如果你感觉一路向上很顺利地就爬到了山顶,那是因为你爬的只是市郊某个海拔几十米的小山坡。登泰山,就必须经历过上坡下坡,才能最终到达南天门、玉皇顶。
 
到时候回头看那些还在山路上起伏的人们,你已经站在一个更高的台阶上了。就像现在看三五年前,我们的投资收益也已经站在更高的台阶上了。几年后,当我们回顾现在,大概也是同样的体验,而那时我们应该正在攀登另一个更高的山峰。


正在山路上的我们,远远看到那些出发更早、已经站在高处、积累了很多收益的先行者,不禁会问:还有多远啊?怎么上去的?而经历过这一切的他们,其实也就只能遥遥喊上一句:加油,坚持住!

 
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别停下,继续前进,你也会有到南天门的那一天。


关注
一键咨询